作者:见习记者 姜天海 实习生 吴文佳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1-27 12:43:35
| ||||
David Willetts是个厉害的角色。
他凭借在牛津大学培养的睿智和学者的眼光解决问题,从首相府政策司、英国财政部,一直走到今天。Willetts不仅在政治上左右逢源,还出版了好几本关于保守主义的书籍。于是他多了个外号——“two brains(两个大脑)”。
10月中旬,Willetts在访华期间宣布,中英双方将共同提供700万英镑资金用于资助两国联合开展的科研和创新项目。自2010年Willetts上任后,两国的合作关系不断得到加强。目前,中英联合资助的科研项目总值已达到4700万英镑。
而且据英国创新基金会(NESTA)近期在华发布的《中国的吸收发展期:中国创新与研究,英中合作展望》报告显示,2011年,英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中国科研出版物合作方。
《科学新闻》:您在与曹健林副部长会晤中,有没有碰撞出火花?您最看好哪方面的中英科技合作?
Willetts:我告诉曹部长英国正在支持的八大技术,曹部长也提出中国正在着重发展七大新兴产业。令我们惊讶的是,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重叠的。
因此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会探讨潜在的合作领域。比如,我们都擅长合成生物学,可以在现金足球网领域进行合作;再比如说大数据和IT业,或者尖端材料、材料基因组的领域。我们会在这些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并改进合作方式。
中国不仅重视基础研究合作,而且还非常注重科技发展和商品化的下游合作。英国的科技不只依赖于公共资金,还会获得很多私人投资。因为,英国风险投资等非常发达,所以私人投资起到很大作用。自此,我们双方在合作方式上达成一致,更深入到商品化和私人投资当中去。
我希望明年3月份能够邀请万钢部长到英国,我们应该能够进一步确定中英的科技合作细则。
《科学新闻》:您认为中英科技合作目前是更为平等互惠的合作,还是偏向英国的一边倒?
Willetts:我认为这是平等的合作。在今早的金融对话上我就说过,中英合作的科技论文在被引频次上更高。而且我们的研究理事会只会与最优秀的研究伙伴合作,中英现在这么多合作恰巧证明了我们的标准是契合的。
《科学新闻》:很多国家都在谈创新。您认为如何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呢?
Willetts:每个国家都需要接受海外投资和思想上的碰撞。英国特别是伦敦的创造性就源于它的开放,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和公司都聚集在伦敦。就拿我们的实验室来说,当我和首相访问一所英国大学的研究室时,我们发现他们来自德国、美国、中国,有时候我们得找半天才能找到一个英国人。
有趣的是,2010年我们有4个所谓的“英国”诺贝尔获得者,只有一个是生在英国的。所以我认为这种融合和开放是英国创新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向中国开放。
《科学新闻》:您怎么形容当前中国科学发展的状态?
Willetts:我觉得中国的科学产出越来越多,增长速度也很惊人。但我想说的是,如果比较英国和中国的输出,你会发现我们在科学研究上花费得更少,但是全球论文引文中,有20%都会提及我们的科研。
因此,中国在提升科学研究质量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尽管中国已经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不过在把科研投入转化为世界级高引用论文的方面,英国仍然走在世界前端。
《科学新闻》:中国“十二五”规划力推绿色工业革命。您能否给中国一点建设性意见呢?
Willetts: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关系到城市化、未来城市和智能城市。实际上,中国政府非常想知道英国治理烟雾的经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伦敦的黄色浓雾臭名昭著,但是现在我们空气很清新,泰晤士河也很干净,偶尔还有水濑游弋。与此同时,伦敦较之前更加繁荣,经济依然在高速发展。
因此中国对伦敦如何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很感兴趣。工业革命初期伦敦、曼彻斯特或者伯明翰又脏又有浓烟。但这是可以治理的,不是无法避免的。随着国家的发展,环境也可以得到提高。这方面绝对是中国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我们也可以一同合作。
《科学新闻》:目前两国在环境方面有没有什么合作?
Willetts:我们在三周后会和中方讨论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材料,我们现在也在寻找污染对健康影响的合作伙伴。中国城镇化发展很快,因此可以发展比英国等欧洲国家更综合高效的城市体系。英国高校有很多高效、低碳系统的国际性研究。还有很多英国企业也加入到其中,BP公司就与清华合作投资清洁计划。
《科学新闻》:近期美国NASA拒绝一些中国科学家参加学术会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英国应该怎么做?
Willetts:我不想评论NASA的决定,这样不好。但我要说的是,我完全支持NESTA的报告,我们应该将中国视作一个机会而非威胁。这是一个很强的信号,也是为什么财政大臣会带着代表团和各个大臣一起来到中国的原因。如果我们心存戒备的话就不会在这里讲英国有多开放,也不会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合作欲望了。
英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开放的国家,而且我们现在进一步开放。实际上我们一直想要传达给中国的是,我们没有为中国设置投资壁垒。我们在这里遇到的有些中国人认为,英国会控制或者限制中国在英境内的投资,但实际上是没有的。我们肯定比以前更加的开放。
《科学新闻》:美国此次政府停摆给科学发展造成巨大影响。英国政府是如何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是否有专门留给科学研究的保障基金?
Willetts:2010年,英国是G20中财政赤字最大的,利率可能会暴涨。我们做出了很多艰难的决定,已经把赤字减少了1/3,但我们依旧维持着每年46亿英镑的科学支出。但是现在金融危机风波已过,我们肯定会一如既往地为研究理事会提供承诺过的资助。
而且我的前任大臣给我留下了很好的资源,如Sainsbury大臣就成立了技术战略委员会,我也会一直传承下去。总体来说,无论英国政府怎么更替或是金融危机,英国科学界都非常满意于我们在科学投入和政策上的稳定性。既然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都能平稳渡过,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了。
《科学新闻》:我们知道挪威政府停止二氧化碳捕获项目,美国政府停摆也对此有影响。 您怎么看待政府在这方面应有的角色?
Willetts:我们会继续资助在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的研究。我们无法评论别的国家的行为,但我认为,要想解决能源危机需要一系列的技术。
我们支持能源技术研究所,其中有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的研究。北海的石油和油井已经快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了,所以我认为英国需要关注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3年第11期 高端访谈)
|
||||
发E-mail给: | ||||
| 打印 | 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