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足球网_必威体育app官网-手机版下载

图片

作者:张九辰 孙烈 郭金海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27 17:6:21
张九辰 孙烈 郭金海:历史的传承与跨界的挑战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之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

 
必威体育app官网: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在国内率先开展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始于“文革”结束之后。其动因源于当时学界与公众均有了解世界的急迫需求,以及必威体育app官网:和国家科委对近现代科技史研究的重视。
 
1977年和1978年出台的《1978-1985年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纲要》和《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均将科技史的研究工作列为重点项目,并规定以近现代科技史作为重点。时任必威体育app官网:副院长的李昌先生,多次指示科学史所要大力研究和宣传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现状,并加强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近40年来,科学史所在国内外同行的支持下,在相关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研究室的创建与重大科研项目的带动
 
1978年10月,科学史所成立了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研究室创建初期开展了世界科技史和中国现代科技史研究。1984年7月研究所进行机构调整,形成中国科技通史、古代数学天文学史、古代物理学化学史、古代生物学地学史、古代技术史、近现代科学史6个研究室的格局。1998年研究室调整为包括中国近现代与世界科学史研究室在内的4个研究室。2010年设立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
 
1986年,“20世纪中国科学史研究”在科学史所立项(1987年扩大为“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在项目的带动下,来自20家研究和教学单位的学者参与其中,并出版了《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中国近现代技术简史》两部大型著作。科学史所的学者负责项目组织并承担了其中的核心部分,包括各个基础学科与部分工程科学领域。
 
2000年,科学史所启动了必威体育app官网: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该项目跨越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近30家单位的110多位学者参与合作研究,其中科学史所人员承担了约一半的课题。该项目的主要成果是《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共35种、47册,其中有两种已经译成俄文在俄罗斯出版。此后,科学史所在必威体育app官网:的支持下,开展了中国近现代生物学史、西北科学考察团、近代地质学本土化等重要研究项目。
 
2006年,“必威体育app官网:院史研究与编撰”项目正式立项。项目结合院史工作的长远目标,以科学史所人员为主,组织院内多个机构和研究所共同完成了《必威体育app官网:教育发展史》《必威体育app官网:院属单位简史》《必威体育app官网:人物传》《必威体育app官网:六十年(1949—2009)》(画册)以及一些专题性研究论著。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史研究”项目启动。项目由科学史所牵头,计划在“十三五”期间组织并联合十多家单位参与工作,力求厘清当代中国科技史的演进主线,凸显关键时段、关键事件、关键问题、关键结果和关键影响,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史纲》的撰写。
 
人才队伍与学科建设
 
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多个项目的推动,科学史所在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领域不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也推动了近现代科技史研究的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研究所除了培养出一批近现代科技史方向的研究生外,一些研究项目中的参与者,已经成为下一个项目的骨干力量和领军人物。
 
资料库建设是近现代科技史研究的首要工作。收集、整理、甄别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的可靠史料,是近现代科技史研究最基础、也是最困难的工作。科学史所历次近现代研究项目,均在资料库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重大项目的推动下,先后整理甚至出版了相关的资料选辑、史事汇要、文献汇编、照片、年表、年谱、论著目录和工具书等文献资料。
 
近现代科技史、尤其是现当代科技史,其文献资料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阅读能力所能处理的范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成为继实验、理论、计算模式之后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的典型代表。新时期的中国近现代科技史项目,也把搭建新工具平台、建设数据资源,提供可长期积累、开放共享的数据库和学术平台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
 
近现代科技史、尤其是现当代科技史,进入科技史领域的时间不长、积累薄弱,学科建设尚未完善。多年来,系统地研究近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历史进程,阐明其在中国发展的环境和动力,评估历史发展的水平和效益,总结政策和管理、决策和预策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与跨越发展提供历史的借鉴,几乎成为科学史所各近现代科技史研究项目的共同目标。
 
挑战与机遇
 
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涉及科学与技术在建制化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本身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以及科技与社会的关联性与复杂性,也决定了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无法依据不同的专业去切割研究的对象。因此,这一学科极易受到相邻学术领域的影响。当然,一个真正有意义的学术领域,它的特色就是与其它学科交叉、互通。目前,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主要还是借鉴周边学科的研究方法对重大科技史事件进行分析、解释。
 
近现代科技史是一门综合的、边缘杂交的领域,具有多“种族”性。因此只有跨界的研究,才能借鉴概念和思想,引入方法,使这项研究摆脱题材狭窄、方法陈旧、门类单一的缺陷。科学史所的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强调综合性与专题性、宏观叙事与微观实证的结合,以形成较为可靠的研究路径和解释模式。
 
目前,科学史所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以20世纪,尤其是后半叶的中国科技史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机构史、人物史、学科史、科学社会史、口述科学史和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料的搜集、整理等工作。
 
近现代科技史、尤其是现当代科技史的“资政”功能,决定了这个方向的研究必须保持对现实的针对性,“诊断”当下的学术问题。因此这项研究既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也需要接受新的挑战。科学史所的几代人经过几十年的共同努力,会在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路径和解释模式有所突破和创新。■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7年11月刊 佳作)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