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足球网_必威体育app官网-手机版下载

图片

作者: 记者 倪伟波 来源: 发布时间:2017-8-11 11:4:6
中国消化内镜技术:从引进到引领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胃癌发病人数约为67.9万,仅次于肺癌,胃癌而死亡的总人数约为49.8万,同样仅次于肺癌,位居肿瘤排行榜第二位。
 
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告诉了我们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中国是“胃癌大国”,平均不到一分钟就会发现一例胃癌。胃癌正在以如此快的速度将“魔爪”伸向我们身边的人。
 
消化内镜作为目前胃癌诊断的主要方法,自诞生之日起便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与治疗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消化内镜虽然起步较晚,但劲头十足,步伐“神速”,几代中国内镜人经过不懈奋斗,坚持自主创新,逐步实现了从技术跟随者到技术引领者的蜕变。
 
起步晚 发展快
 
一直以来,及时、准确的诊治消化道病变一直是医学界的重要目标。
 
自1805年德国学者波茨尼首先提出内镜的设想以来,内镜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而近30年来,世界消化内镜领域的创新和发展,逐渐超越了前人的想象,消化内镜的推广和应用也对消化疾病诊疗方式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在我国,由于经济落后与时局动乱,消化内镜技术姗姗来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大批医务工作者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带领我国消化内镜事业迎头赶上。
 
1950年10月22日,时任兰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杨英福教授开展了中国第一台半可曲式软胃镜检查,开创了我国消化内镜事业先河。
 
在随后的岁月中,中国消化内镜一直在曲折中探索前进。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纤维内镜引进国内,消化内镜在我国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普及,全国大型医院广泛建设内镜室。
 
1973年,北京协和医院陈敏章教授率先开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80年代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林三仁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齐联教授率先报道超声内镜诊断上消化道和胆胰疾病。
 
随着中国消化内镜学科的不断发展和从业人员规模的逐渐扩大,为了进一步提高消化内镜学科学术水平,促进与国际相关组织接轨,199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应运而生。2000年,在世界相关学术组织的支持下,中华消化内镜学会正式加入亚太地区消化内镜学会及世界消化内镜组织,标志着中国消化内镜事业正式融入国际大家庭。
 
在学会的大力推动下,全国各大学附属医院均建有先进的内镜中心,中等医院建有独立的内镜诊疗中心,县级医院及部分社区医院建有内镜诊疗室。据2014中国消化内镜学术大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至2012年,中国可开展消化内镜诊疗的机构数目为6128家,共有消化内镜医师26203名,消化内镜专科护士14532名,年开展上消化道内镜诊疗2250万例,肠镜诊疗583万例,ERCP 20万例,超声内镜20万例,胶囊内镜5万余例。
 
在逐渐扩大我国消化内镜应用规模及专科医护队伍的同时,我国消化内镜学科学术水平也得到极大提升。近30年来,我国内镜相关研究在国际期刊发表量增长近20倍,相关学术成果甚至被写入国际指南,在国际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
 
2013年,世界胃肠病学大会暨亚太消化疾病周在上海胜利举行。此次会议是世界胃肠病大会55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来自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消化疾病工作者参加,我国在消化内镜领域的工作和努力获得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在国际前沿平台上唱响“中国好声音”。
 
探索不止 创新无穷
 
在消化内镜领域有这样一种说法:胃镜是胃癌诊断的关键手段。
 
这是因为胃镜不仅可以直接观察上消化道黏膜病变,还可以获取病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有数据显示,胃镜筛查胃癌的敏感性为60%~80%,对于早期胃癌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在东亚地区,韩国和日本已普遍将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应用于大规模临床筛查,经过多年努力,其早期胃癌内镜检出率已达到50%~70%。而在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几乎占到全世界新发病例数的一半,而早期胃癌诊断率仅为10%。
 
造成这一现状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早期胃癌的病变一般不超过黏膜下层,绝大多数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以往由于做胃镜很痛苦、部分医生业务不精无法识别,存在漏诊现象。此外,我国现行的医保体系未将预防及发现早期胃癌纳入其中。
 
为此,要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就需要对无症状人群进行筛查,对高危人群进行追踪,对有症状者进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
 
针对这一严峻的现实,中国内镜领域积极进取,大力开展消化内镜诊疗规范化培训和质量控制工作,推动无痛胃镜、放大内镜、共聚焦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染色内镜和细胞学内镜等检查技术的开展,
 
然而,众所周知,传统的插入式胃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检查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也让部分受检者难以忍受,可能导致因无法充分观察而漏诊的严重后果。虽然现在的无痛胃镜通过静脉麻醉,使病人在检查时处于睡眠状态以达到无痛无不适的目的,但仍存在一定的麻醉风险。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使内镜检查不再痛苦,又不用面临可能出现的麻醉意外?中国科研人员再次义无反顾地向困难发起“总攻”,历经近十年的时间,一款磁控胶囊内镜应运而生,开启了我国消化内镜精准诊疗的时代。
 
与此同时,中国内镜人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研究,积极开展消化内镜治疗早期胃癌技术,如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等技术日趋成熟,使我国消化内镜领域走在世界胃癌内镜治疗的前列。
 
为进一步提高消化内科医师对于早期胃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认识,2014年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组织我国消化、内镜、病理、外科、肿瘤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简称《共识意见》),为中国早期胃癌筛查、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共识意见》提出,基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公共卫生资源有限的现实,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划分出我国高危人群作为筛查对象,并建议结合血清学及影像学检查对高危人群进行分层诊治,提高胃癌筛查效率。
 
前景乐观 挑战仍存
 
如今,消化内镜领域已迈入精确诊疗、微创诊疗时代。中国消化内镜科研工作者勇于探索、主动创新,部分技术已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其中隧道、共聚焦、胶囊胃镜,这三种技术代表了中国消化内镜技术的顶尖水平。
 
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主任令狐恩强创建了消化内镜隧道技术,利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在黏膜层与肌层之间建立通道,利用该隧道空间进行内镜下治疗。
 
2011年,为了确定经隧道食管固有肌层切开是否安全,令狐恩强带领团队又进行了相关的动物研究,确定其安全度后,开始对食管固有肌层内的肿瘤进行内镜下切除,成功进行了不开胸切除部分食管贲门固有肌层肿瘤,隧道技术又有了新的分支产生——STER技术,令狐恩强带领的团队牵头制定了内镜该项新技术的标准。
 
在消化道内镜检查中,医生一直渴望一种技术,无需钳夹组织便可在体内观察细胞形态,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便应运而生了。我国齐鲁医院李延青教授在此领域独领风骚。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是将传统实验室桌面使用的共聚焦显微内镜原理运用到内窥镜技术当中。具体方法是在内窥镜头端整合一个共聚焦激光探头,通过特殊的荧光剂,使用激光激发产生人体局部组织学图像的装置。
 
目前的临床实践表明该装置对于某些胃肠道常见疾病,比如食管癌、胃炎、胃肠上皮化生、胃不典型增生、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尤其是较小病灶以及早期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并有可能在未来替代传统的内镜活检与病理学检查。
 
在舒适化内镜领域,我国医学工作者也大胆探索,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领衔参与研制出我国自主创新、世界唯一的磁控胶囊胃镜,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磁控胶囊胃镜无痛、无创、无麻醉、一次性使用无交叉感染。医生可以通过实时精确操控的体外磁场来控制胶囊胃镜在胃内的运动,改变胶囊姿态,按照需要的角度对病灶重点拍摄照片,从而达到全面观察胃黏膜并做出诊断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图像被无线传输至便携记录器,数据导出后,还可继续回放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磁控胶囊胃镜的推广普及,可以有效推进中国胃癌筛查的普及。
 
这些新技术的开创与临床应用让中国人在消化内镜领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消化内镜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消化内镜诊疗不足,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表现最为突出。以2012年的数据为例,我国胃镜和肠镜的开展率仅为1663.5例/10万人和436.0例/10万人。
 
在东西部消化内镜诊疗上也严重不均衡。以最普通的胃镜为例,2012年上海市人均胃镜诊疗量达3.61例次/100人,而贵州省仅为0.82例次/100人。
 
在全国开展消化内镜诊疗的6128家医院中,基层医疗机构仅占约15%,基层医院完成的胃肠镜检查和胃肠镜下治疗仅为全国总量的3.3%和2.2%。
 
消化内镜医师和护士的短缺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这也是制约内镜诊疗量的首要因素。2012年,我国每10万人拥有消化内镜医师2.02名,而同期的日本平均每10万人拥有内镜医师达26.2名。
 
更令人堪忧的是,我国尚未建立规范的消化内镜培训体系。部分医师仅通过进修观摩、“师傅带徒弟”甚至根据视频教材自学等不规范方式学习消化内镜的操作,在某些边远地区甚至还存在无医师资格人员进行内镜诊疗的情况。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消化内镜技术在中国一路走来,由引进者、追赶者到引领者,由最初的“落后分子”到如今的“先进青年”正是中国内镜人对创新的坚持与努力的真实见证。
 
然而,在面对已取得的瞩目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相较于我国国民健康的真实需求,中国内镜技术依然任重道远。■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7年7月刊 展望)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