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忠范 来源: 发布时间:2021-6-1 16:34:40
| ||||
科技自立自强,夯实创新根基、培育创新沃土尤为关键。 近年来,我国提出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社会研发机构;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等,极大增强了广大科技人员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基础研究不断得到重视
这两年,政府各个层面的认识正在提升。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十四五”规划,都特别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非常明确地提出基础研究投入要占研发投入8%以上。真金白银的投入,我觉得这是值得肯定的,也值得期待。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这个认识很到位,也非常重要。创新驱动发展,发展需要创新,简单的线性延长和线性思维很难到达新的高度。同时,基础研究不能着急,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 现在也有实实在在的举措。例如,扩大经费使用的自主权,这是对科技工作者们的信任。过去大家经常诟病,“买酱油的钱不能买醋”,这实际上是对科学家群体缺少信任,信任是最大的压力。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尽管需要时间去落实。 此外,在人才评价、项目评价机制上,我国正在积极贯彻“破四唯”,提倡上书架、上货架,做实实在在的东西。这些新的举措,假以时日,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激励作用。
重大基础研究突破并非规划出来的
我们也提出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但重大原创成果往往是“板凳坐得十年冷”,或者需要更长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首要的是区分科学上的基础研究和技术上的基础研究。 科学上的基础研究,标志性的如诺奖成果,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从0到1”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其实这种科学发现是很难“规划”出来的,更多的源于科学家们强烈的好奇心,也常常是“无心插柳”的事情,很难说会在哪“冒泡”。事实上,总有一些非常纯粹的学者,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心无旁骛地做一些看似毫无用处的科学探索工作。他们的研究成果不断深化着人类对自然界和宇宙的认识,写到教科书里,留在科学史上。 这种纯基础性的研究,该不该重视,又该如何重视呢?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培育创新性的文化环境和文化土壤。有了好的环境和土壤,就会长出好的庄稼,长出参天大树。绝不能急功近利,搞所谓的重点专项和重点攻关。从某种意义上讲,基础研究突破是不可预期的,也无法重点培育。 技术上的基础研究,比方说航空发动机做不好、芯片技术不过关,我们遭遇很多“卡脖子”问题,常常是源于基础研究不过关、研究积累不够。但这种基础研究与自由探索性的基础研究不是一回事。技术上的基础研究,必须有明确的技术需求牵引,泛泛的、不着边际的基础研究是派不上用场的。技术攻关不能急功近利,不要总想着弯道超车,要从基础研究抓起,这是另一种特定意义的基础研究内涵。
不重视基础研究就会被“卡脖子”
“卡脖子”问题是当前的网络热词,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们的“心病”,更是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 “卡脖子”的是技术,是我们的产业链里面缺的一些东西,本来可以通过全球化的资源配置来解决,你做你的、我做我的,角色不同而已。但随着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抬头,某些技术就会被人恶意地“卡脖子”。 导致“卡脖子”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有很多。一是过去的基础研究做的不够,带来了今天的“卡脖子”问题。同理,今天不重视基础研究,也同样会造成将来被“卡脖子”。所以,“卡脖子”问题是过去时也是现在进行时,更有可能是将来时,绝不能得过且过。二是在传统文化中存在“重商主义”倾向,即做买卖的心态,认为有钱赚就好,不愿意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上投入,不肯在最根本性的问题上花大气力、下狠功夫。三是缺少“工匠精神”,缺少追求极致、追求完美的耐心,这导致我们只能在产业链的中低端徘徊。因此,“卡脖子”问题并非纯粹的技术问题,其中隐藏着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甚至是文化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卡脖子”技术是熬出来的,不是简单地用钱砸出来的,更不是群众运动式的突击出来的。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卡脖子”技术,避免产生未来的“卡脖子”问题。 我认为通过企业和市场机制引领去解决“卡脖子”问题非常重要,政策上要支持更多的企业去做精做细。“卡脖子”技术都是“一招鲜”,光有它不行,没有它也不行。我们要弘扬和大力支持精工细作、追求极致的企业文化,鼓励更多的企业做“隐形冠军”。
实现“双轮驱动”
创立于2018年10月的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有机融合,致力于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打造北京高科技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试验田。 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坚持“双轮驱动”的原则。研究院一方面通过坚持不懈的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研发,争夺未来石墨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承载国家意志;另一方面通过“研发代工”直接对接市场需求,确保市场牵引特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承载国家意志方面,研究院立足石墨烯基础前沿与变革性技术、石墨烯产业的材料基础与装备、石墨烯核心应用技术等方面,致力于解决“卡脖子”问题。在对接市场需求方面,立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航空航天及国防需求等,致力于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 而研究院提出的“研发代工”新模式,让科学家和企业家同乘一条船,成为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重要尝试,旨在解决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率低以及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等难题。 与传统的加工制造领域的代工生产不同,“研发代工”是专业研究机构给企业“打工”做研发,针对企业的需求,组建专门的研发团队,开展“定制化”的研发。 换言之,企业把研发中心建在专业研究机构里,由专业人员负责研发中心的运行。企业负责提供稳定的研发经费支持,研发成果由双方共同拥有,并优先落地到代工企业,双方按约定的比例分享成果转化带来的利益。 例如,研究院与某企业合作生产粉体石墨烯材料。我们有技术,但没有规模化生产的能力,而企业有规模化生产线。于是,企业成为了我们的生产基地,我们则为企业提供研发能力,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研发代工”模式是长期稳定的捆绑式合作,通过共同努力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对接。这将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避免了科研人员“闭门造车”、研究成果不接地气的问题,也回避了“教授办企业”存在的高风险。对于代工企业而言,解决了企业研发力量不足、核心竞争力欠缺的现实问题。
兼聘兼薪等尚需进一步突破
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的探路者,研究院尽管成立时间很短,但已显示出强大的人才吸盘效应。目前,研究院拥有近220人的石墨烯高科技研发队伍和企业管理团队,吸引了一大批顶尖人才和青年才俊。 研究院也成为北京科技成果与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示范区。我们关注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在这里,论文不是目的,科技创新的副产品才是。研究院不唯文章、不唯帽子,提倡“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在人才使用和评价方面,我们希望通过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实现更大的突破。例如研究院通过“兼聘兼薪”等方式,吸引了一些领军人才加入。但大学有自己的评价体系,在新型研发机构里的工作成果,能否被认定为兼聘人员在原单位的科研贡献,尚没有明确的说法。 此外,新型研发机构里提出的“兼薪”机制,也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现在给兼职人员发工资很难,没有明确的说法,完全由相关办事人员自行解读。比如一位来自高校的科研人员在新型研发机构“兼薪”,那么他的原单位就会从他工资里砍掉相应的部分,这其实对人才使用起不到激励作用。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北京也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我认为,要用好北京的科创资源和优势,科研体制机制创新要有新突破、人才评价机制也要有重大突破;同时,通过建设一些典型的新型研发机构,真正使产学研实现有效结合。■ (作者系必威体育app官网: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记者郑金武整理)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21年4月刊 封面)
|
||||
发E-mail给: | ||||
| 打印 | 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