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记者 陈彬 温才妃 来源: 发布时间:2023-5-8 16:36:37
| ||||
近段时间,ChatGPT掀起了人工智能的新一轮热潮,也引发了高教界的某种恐慌。据报道,美国纽约和西雅图等地的公立学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以及我国的香港大学等高校都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 “我并不赞成一些高校禁止使用ChatGPT的做法,年轻人有使用高科技获取知识的愿望,这是一纸禁令所无法阻挡的。”全国政协委员、必威体育app官网: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表示,“对待ChatGPT的使用态度应像治理洪水一样,堵不如疏。” 在他看来,相对于上一辈人,如今的年轻人作为“数字原住民”,当生活模式发生变化时,更要用积极的态度理解和拥抱社会的进步。 从本质上说,ChatGPT属于工具应用。“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使其不用ChatGPT替代本该自己进行的学术训练,不触碰学术规范红线,尽管这些学术规范在未来可能会在技术的倒逼下不断改革。”张平文说。 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是教育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张平文指出,当下“00后”学生生活在一个物理世界、人类社会、虚拟世界交融的时代,他们有能力把三者融合得更好。很多学生在数字化方面的技能甚至超过了教师。这是“师不如弟子”之处,教师要接受这一事实,不能居高临下,要虚心向学生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科技对垒的现象越来越多。他举例说,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授课,学生如果觉得特别乏味,很可能马上放弃听课,转而在网上寻找同一课名的慕课。谁讲得好就听谁的,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尽管如此,张平文仍认为,要采取开放态度,理解学生的行为,甚至向他们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更新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融洽的互动。 他告诉记者,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更要重视ChatGPT等人工智能所不能代替的教育功能,要训练批判性思维,不要满足于算法推送的现成答案;要加强大学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格养成和精神境界。 虚拟世界中有一个概念叫“信息茧房”,指一个人在虚拟世界中很容易因自身偏好被某方面的信息包围,不像真实世界那样可以听到不同声音。“在虚拟世界里,算法会自动帮人屏蔽掉一些信息,让人只看到想看的信息。而在物理世界中,想屏蔽掉各种信息却不易做到。在明辨真相上,教育应发挥重要作用。”张平文说。 把现实与虚拟混淆是当下不少年轻人的通病。过度沉溺虚拟世界本就不利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不少心理问题的发生都与之相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现实中的人际互动,以及更加重视人文教育。”张平文指出。 他解释说,让学生了解虚拟世界本质的同时,高校更应让学生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网上听课与面对面授课有很大差别。从信息的双向交流看,课堂优于网络。在课堂上,学生体会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学习做人、做事,体会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有教无类的职业素养,这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本义。 此外,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更需要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文史哲等学科,以及通识教育中的文史哲课程,对学生的人格养成、精神境界的提升本就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它们的作用将会更加突出。人际互动和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充分说明,数字技术无法真正代替高校的环境育人作用。”张平文说。■ (原文刊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3-03-07 第3版 高教聚焦)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23年4月刊 封面)
|
||||
发E-mail给: | ||||
| 打印 | 评论 |
| ||||